上午10点,江苏大学退休教师韩广才在家中打开了电脑,进入班级群中,开始听课准备工作。作为江苏大学教学督导组组长,线上听课已经成了韩广才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开学一个多月以来,他线上听课30多次,平均每周5~6次。
人在家中坐,课从网络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随着在线教学全面铺开,一场质量监控战在各大高校打响。那么,不入教室的教学督导,又是怎样一番滋味?
“督”的味道变淡
在面对面授课时,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督导组组长高孟宁一般要提前到教室,跟任课教师打个招呼。这既是一种礼貌,也为了消除教师的紧张感。而切换到在线教学,“进入在线课堂,打招呼变得不容易了”,容易惊动老师和学生,产生一种“不自在”的紧张感;也不想通过寥寥数字,和任课教师进行没有表情的寒暄。
“与传统的教学督导相比,在线督导的确有一定特殊性。从前教学督导专家走进教室现场听课,可以感受课堂的教学氛围,而在线督导就没有那么直观了。”华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海蛟说。
陈海蛟负责该校教学督导工作。在他看来,在线授课的情况下,督导专家见到的是教师的授课视频或课件,无法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也就很难判断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开展在线教学的平台和工具众多,课程呈现方式、教师使用的熟练程度不一,加之平台登录拥堵、网络卡顿等因素,给在线教学和督导带来了新的挑战。
高孟宁补充说,尤其是理工科课程,不能总是依赖PPT翻页,学生会有听、看与思考不同步的感觉,所以需要板书做理论推导和演算。在线教学会由于条件所限,教师讲得多而写得少。拿手写笔在PPT页面书写,字迹受到中央留白或字体潦草的影响,有时会因表达不清或由于省略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教师们也在寻找线上资源来解决。
这时候,如果按照传统课堂的要求一味强调“督”,教师的心理压力就会陡增,手忙脚乱之际影响的必然是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在线督导专家们转换一种思路。
在这场因疫情匆忙上阵的在线教学过程中,高孟宁、陈海蛟等不约而同地将督导的重点转向了检查教学秩序、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学生反馈,以及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收集优秀案例向教师推广上来。
在陈海蛟看来,“眼下‘督’的味道可以淡一些,更多的是为教师、学生提供服务。”比如前期遇到登录拥堵的问题,督导专家及时向教师建议更换平台、错峰登录。作为一所侨校,华侨大学有5000多名境外生,一些境外生反映存在时差且网络信号不好等问题。督导专家建议任课教师做好与境外生的沟通工作,必要时调整授课时间和授课方式,力争线上教学一个都不掉队。
难点与亮点并存
在线课程加入班级群后,韩广才发现师生在班级群里答疑、交流很多。但是,有的教师还是互动性不够。学生上课总盯着电脑比较枯燥,如果不吸引学生,学生会“跑进跑出”。
“一开始在线教学时,学生满意度高,教师教学自评满意度较低。一段时间后,情况出现反转,教师适应了在线教学,满意度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却低了,对在线教学的互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韩广才说。
“掌握学生在线学习的真实情况,是督导的一大难点。不能仅仅看在线人数,因为学生可能同时在做其他事情。”高孟宁建议,教师或有关部门可以对学生做在线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意见和需求,从根本上提高在线教学的吸引力,以问题导入的教学方式、生动的案例、师生积极的互动、教师有情感的声音,吸引学生关注课堂。
“就师生互动而言,有些在线课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面对面教学高。这一方面由于很多学生不习惯当众表达,而在线时没有这一顾虑;另一方面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使得学生的思维活跃,这对疫情结束后的正常教学或有启发。”高孟宁说。
不久前,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师王贞涛以其主讲的《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为示范,演绎了一把“小型网络公开课”。听众除了学生以外,还有该校党委书记、国家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带头人袁寿其以及学院领导。在平时,是很难一下子“集齐”这么多重量级督导专家的。袁寿其边听边记录,课后还和王贞涛交流了听课感受。
在陈海蛟看来,在线督导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学检查。“传统课堂的教学督导,一上午最多听4门课,但是在线上,督导专家可以一上午听十几门课程。督导专家可以随时从一门课程跳到另一门课程中。这种督导方式对于开展全校范围的教学检查和多校区运作的教学督导很有帮助。”
高孟宁对随时随地的督导略有担心,因为人的本能是不希望被打扰的,“倘若时间长了,教师、学生也许会适应这种督导环境,但此次在线教学毕竟是应对疫情的短期行为,应以保障教学秩序、了解教学状况为主,督导专家不应给一线教师太多心理压力” 。
在线督导的启示
如何借鉴此次经验,在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进一步提升教学督导工作?
陈海蛟表示,近几年,在线教学正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在线教学督导工作任重而道远。未来的教学督导,或许专家可以不必进教室,而是在一个专门的督导室里,通过教学监控设备,随机查看几十甚至上百个班级的上课情况。
2019年,中国药科大学在教室试点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除了自动识别学生的出勤情况外,还能够实现对学生课堂听讲情况的全程监控,如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课堂上是否抬头、低头,是否闭眼、打瞌睡等。但是,也有人质疑摄像头是否会侵犯学生的隐私。
这也是陈海蛟的一重顾虑。“技术上已经成熟了,如何把听课环节设计得更规范合理,从而避免侵犯隐私,是下一步线上教学督导工作中应考虑的事。”
高孟宁则希望在疫情结束后,高校可以有计划地开发线上教学产品,“尤其是一些思政课、外语课、基础课,以及品质优良的专业课,如果学生能够广泛地享受这些资源的话,对于整个国家的教学来说是一件好事”。另外,对于新进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学问高但教学经验不足,如果有优良的网络课程资源供其学习、观摩,还能减少他们“走弯路”的时间。
“这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还涉及教师录课的报酬、课程的所有权、使用范围等问题,但却是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可以着重思考的方向之一。”高孟宁说。
《中国科学报》 (2020-03-31 第6版 要闻)